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打造“三融通”工作机制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杭州生活网2022-07-01 17:10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创新改革,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始终坚持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牢牢抓住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这三支队伍,打造校级领导与思政课教师之间、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之间、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三融通”思政工作机制,打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主渠道;聚焦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四大领域,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领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协同、贯通、融合,为构建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的育人新格局,形成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夯基筑梁。

要打通校级领导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渠道,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建立高校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研室、教师制度,形成“手拉手,结对子”的工作机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学校领导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校领导定期听、讲思政课。建立高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专题调研思政教育的工作机制。

通过建立以上工作机制,打通了高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渠道,把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校级领导定期听思政课,与思政课教师座谈,参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了解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情况,对思政课教学科研提出指导性建议;校级领导定期讲思政课,向学生讲解党的基本理论政策,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校级领导专项调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专项研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思政理论课教师积极联系“结对子”的校领导,向领导汇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况,为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提供建设性建议。

要打通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之间的渠道,融合思政课教学与日常教育管理。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双向融通的工作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相互联系与配合。

打通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之间的渠道,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双向融通的工作机制,有利于把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与思政课教学融合起来。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结对子”,依托“五进公寓”等学生管理方式,以“微党课”“思政沙龙”“思政分享会”等形式,把思政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一方面可以给学生答疑解惑,传道授业,寓教于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想什么,明白学生要什么,教学相长,把理论讲得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要打通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渠道,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双向联系的工作机制,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共建共享,构建思政课、专业课共同发力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发挥育人功能。

打通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渠道,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起来,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双向联系,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思政课教师帮助专业课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专业课教师帮助思政课教师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挖掘思政课教学中的专业元素,建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形成思政元素与专业元素双向流动、互为补益的“课程思政”大格局,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双向融合,同向同行。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同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二者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课程思政建设任务。

“三融通”思政工作机制涵盖思政工作三个主要渠道,四大主要领域,涉及高校校级领导、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四个层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机制的建立为进一步推动“三全育人”一体化工程落地落实提供了实施载体和运行抓手,是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核心要素。

(刘军林 西安医学院)

    栏目排行

    全站排行